1、东西六宫按照传统理念,东六宫的地位要比西六宫的地位高,这是以东为上的理念;景仁宫比延禧宫地位高,这是内比外高的理念;景仁宫比承乾宫、钟粹宫地位高,这是前比后高的理念。当然除了考虑这个原则,还要考虑“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方的理念。
在西北角的咸福宫原本很冷清的,格局又小,但是在乾位,乾隆**曾经还把这里当做寝宫,住过一段时间,但是因为不舒服就作罢了。
2、东六宫指景仁宫、钟粹宫、承乾宫、景阳宫、永和宫、延禧宫。西六宫指储秀宫、翊坤宫、长**、永寿宫、启祥宫、咸福宫。 3、故宫内廷的中心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统称后三宫,是**和皇后居住的正宫。其后为御花园。
后三宫两侧排列着东、西六宫,是后妃们居住休息的地方。 4、东六宫指景仁宫、承乾宫、钟粹宫、景阳宫、永和宫、延禧宫,西六宫指永寿宫、翊坤宫、储秀宫、咸福宫、长**、启祥宫(太极殿)。而东、西六宫(有时又被称做东西十二宫),又像两腋般夹挟著**的后三宫,因而与古代所谓的掖廷相对应。
东六宫地位高。东西六宫按照传统理念,东六宫的地位要比西六宫的地位高。
东六宫指景仁宫、钟粹宫、承乾宫、景阳宫、永和宫、延禧宫。
西六宫指储秀宫、翊坤宫、长**、永寿宫、启祥宫、咸福宫。东六宫的宫殿具体介绍如下:1、景仁宫景仁宫,内廷东六宫之一。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曰长宁宫,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名景仁宫。2、钟粹宫钟粹宫,内廷东六宫之一。
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曰咸阳宫,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名钟粹宫。3、承乾宫承乾宫,北京故宫的内廷东六宫之一。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曰永宁宫,崇祯五年(1632年)八月更名为承乾宫。
4、景阳宫景阳宫,为内廷东六宫之一,位于钟粹宫之东、永和宫之北。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名长阳宫,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名景阳宫。5、永和宫永和宫,内廷东六宫之一,位于承乾宫之东、景阳宫之南。
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名永安宫,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今名。6、延禧宫延禧宫为内廷东六宫之一,位于东二长街东侧。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名长寿宫。
嘉靖十四年(1535年)改称延祺宫。
名义上东宫高于西宫,但实际上也会有差异,比如慈禧是西宫,实际地位就比东宫慈安高。
东六宫指景仁宫钟粹宫承乾宫景阳宫永和宫延禧宫 ,并没有准确的顺序排分。
西六宫指储秀宫翊坤宫长**永寿宫启祥宫咸福宫
扩展资料:
故宫内廷的中心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统称后三宫,是**和皇后居住的正宫。
其后为御花园。后三宫两侧排列着东、西六宫,是后妃们居住休息的地方。
东六宫指景仁宫、承乾宫、钟粹宫、景阳宫、永和宫、延禧宫,西六宫指永寿宫、翊坤宫、储秀宫、咸福宫、长**、启祥宫(太极殿)。而东、西六宫(有时又被称做东西十二宫),又像两腋般夹挟著**的后三宫,因而与古代所谓的掖廷相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