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的冠幅:也就是树木整个的宽度,也叫蓬径,通常用P或W来表示。
其他表示绿化苗木的规格:
胸径:也叫杆径,或者米径。
是离地1米(或1.3米)处量的直径。
通常用Ф来表示。
地径:是离地30cm处的直径,有些苗木是直接贴地量直接为地径。通常用D来表示。
高度:是指整个树的高度。
通常用H来表示。
冠幅,在园林块面是指树(苗)木的南北和东西方向宽度的平均值,与蓬径相类似,通常用于表示树木、苗木的规格。多为国 外和**设计公司用。
冠幅也可以用W来表示。
没有统一符号。
用途意义:冠幅是用来衡量苗木长势的参考标准。园林设计上用苗木的冠幅来计算每平方内种植苗木的数量。
扩展资料:
冠幅和胸径的关系
1、冠径——又称蓬径,指苗木冠丛**幅度之间的直径,常以“P”表示。
2、胸径——指离地面1.2m处的树杆直径,常以“Φ”表示。
3、乔木灌木的胸径和冠幅的转化关系是:
乔木的土球直径按胸径的8倍计算,当按胸径计有困难时按地径的7倍计算;灌木或亚乔木(如丛生状的桂花等)的土球直径按其冠径的1/3计算。
1、意义不一样
地径,树(苗)木米径小于3.0cm。
米径,树(苗)木距地面一米处直径。
冠幅,是用来衡量苗木长势的参考标准。
园林设计上用苗木的冠幅来计算每平方内种植苗木的数量。
2、测量范围不一样
地径,应测一组垂直交叉的数据,断面畸形时测取**值和最小值的平均值。
米径,测一组垂直交叉的数据,取**值和最小值的平均值。
树(苗)木的南北和东西方向宽度的平均值。
扩展资料:
冠幅的常用符号:
常用符号:P(大写)一般用于大灌木或者小乔木,如冠幅为100厘米的花石榴,简写:花石榴P100
p(小写)一般用于做绿篱或者色块的小灌木,如冠幅为35厘米的海桐,简写:海桐p35
冠幅也可以用W来表示。没有统一符号。
地径的品种差异:
根据品种不同,有些苗木地径起量部位在距离地面10cm或30cm处,极个别品种起量部位为5cm,国内没有统一的标准。
品种不一样起量距离有差别,地区不一样起量距离也不一样。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一般都默认地径起量部位在10cm处。
应该是指多肉植物在不控水或者遮光情况下自身的叶子完全展开后的**直径,因为多肉植物大多数是类似于莲花的形状,所以展开后会成为圆形,这个圆形的**直径就是冠幅,大多数用来描述石莲花属或者拟石莲属的多肉植物QAQ但是不要因为要扩大植株冠幅而心急的浇水,这样尤其是在炎炎夏日会导致植物黑腐或化水呢,自然美才是真滴美qwq
一、判定上有差异
1、蓬径:指苗木冠丛的**幅度之间的平均直径,又称冠径,常以“P”表示。蓬径在园林中是表示树冠大小和树体发育状况的一个指标,与生长条件有关。
在某一特定物种,树高与蓬径具有某种统计相关关系,但因物种而异。
2、冠幅:在园林块面是指树(苗)木的南北和东西方向宽度的平均值。
二、作用不同
1、蓬径:蓬径在园林中是表示树冠大小和树体发育状况的一个指标;蓬径比值,乔木树冠直径与树干胸高直径之比,可作为树木利用空间优劣程度的指标。
2、冠幅:通常用于表示树木、苗木的规格。多为国 外和**设计公司用。
扩展资料:
冠径和丛径均用于灌木层和草本层的调查,因为调查样方面积不大,所以进行起来不会太困难。测量冠径和丛径的目的在于了解群落中各种灌木和草本植物的固化面积。冠径指植冠的直径,用于不成丛单株散生的植物种类,测量时以植物种为单位,选测一个平均大小(即中等大小)的植冠直径,记一个数字即可,然后再选一株植冠**的植株测量直径记下数字。
丛径指植物成丛生长的植冠直径,在矮小灌木和草本植物中各种丛生的情况较常见,故可以丛为单位,测量共同种各丛的一般丛径和**丛径。
冠幅是用来衡量苗木长势的参考标准。园林设计上用苗木的冠幅来计算每平方内种植苗木的数量。
没有冠长,只有冠长率 冠长率是是指树冠的长度与树木总高度的百分比。
冠长率是衡量树冠大小的数量指标,同时又是影响树木生长的重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冠长率与树木直径、材积相关关系非常紧密,其相关指数均达 0 .9以上,并且冠长率对树木下部直径的影响要大于对上部直径的影响。